2019年2月1日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方网站发文公布《关于印发2019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的通知》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制定了《2019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》。 2019年食品安全抽检计划涵盖34个食品大类、150个食品品种、259个食品细类,共抽检133.96万批次。茶叶及相关制品是其中一项食品大类。
通知依据不同的茶叶类别,给出了不同的抽检项目,其中含铅量为所有茶叶品类的必检项目,而依据产地和加工工艺的不同,绿茶、红茶、乌龙茶、黑茶、白茶等类别重点检测国家禁用的农药残留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。而砖茶类、速溶茶类和代用茶又依据其特殊的生产加工工艺,列示了单独的检测项目。
近年来,茶叶重金属、农残等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得比较少。目前茶叶出现的问题大多是感官审评不达标、包装上标注的茶叶产地与实际不符、茶叶等级不达标等等。
据了解,茶叶农残主要为三氯杀螨醇、氰戊菊酯、灭多威、草甘膦、联苯菊酯、乙酰甲胺磷、氯氰菊酯、溴氰菊酯、氟氯氰菊酯、三唑磷。此外,添加柠檬黄、亮蓝等食品添加剂及重金属铅污染也包括在内。
在近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食品安全抽检数据中看到,我国茶叶、茶叶相关制品的抽检合格率一直维持在99%以上,茶叶农残(超标)问题只是个别现象。
数据显示:2015年—2018年,国家对茶叶、茶叶相关制品展开全方位抽检,抽检合格率分别为:99.3%,99.1%,99.4%和99.37%。
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,各地产茶区从源头抓起,福建省2018年严格控制茶叶品质,实施“一品一码可追溯系统建设”,让茶叶有源头可依,针对茶叶抽检不合格的企业进行严厉打击处罚,在茶园管理方面下大力气。茶园管理方面不断进步。不同于以往无序的、混乱的管理方式,现代的、科学的茶园管理获得了普遍的实践和应用。人们通过合理分布茶树种植密度、良好的排水途径、定期的除草与施肥等方式,让土壤保持了充足的肥力与活性,同时低毒农药使用、先进的检测技术等使得茶叶的品质进一步提升,所以说大部分的茶叶还是很安全的。